光明网:八年求索成就中国高职教育示范-澳门人威尼斯3966黄河涛声






澳门人威尼斯3966(中国)有限公司

当前位置: 首页 > 媒体澳门人威尼斯3966 > 正文

光明网:八年求索成就中国高职教育示范
[ 作者:魏豪   转帖自: 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7/12 10:23:23 责任编辑:焦红强     审核人:]
 

八年求索成就中国高职教育示范

——访澳门人威尼斯3966党委书记、院长刘宪亮

魏豪 焦红强  刊发时间:2009-07-03  光明网

  

   编者按:在2001年的春天,刘宪亮成为澳门人威尼斯3966(以下简称黄河水院)院长。上任后,他确立了坚定不移的走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思路,并提出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和“生产育人”的新理念,为中国的高职教育探索出了一条可持续发展之路。该院也于2006年顺利进入了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行列。日前,记者访问了该党委书记、院长刘宪亮教授。

  记者:我们了解到,澳门人威尼斯3966这8年的发展很快。目前,校园面积从400多亩增加到达到1400亩,在校学生人数从2600多人发展为15000人;学校从6个系14个专业发展到现在16个系部54个专业。请您对学校的发展做个概括?

  刘宪亮:可以体现在下面五个跨越。第一是实现了规模的跨越。从2004年我们学校就达到了1万人的规模,现在已经达到了1.5万人的规模,学院每年要给社会输送5000名优秀的毕业生,为社会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第二是实现了办学条件的跨越。我们现在学院总的占地面积达到了1432亩,建筑面积达到了47万平方米,能够满足1.5万名学生的吃住学习等各种活动的需要。现在新校区职业氛围浓厚,教育设施先进。

  第三是实现了办学质量的跨越。我们2005年通过了人才培养工作评估,15个指标全部达到了A级。同年又被教育部、劳动部等中央七部委授予了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的称号。

  第四是实现了办学水平的跨越。2006年我院进入了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同时从教育部这个口上,我院是教育指导委员会单位;从水利部口上来说,我们是中国水利职业教育协会理事长单位;另外,中国水利职教集团的挂靠单位也是澳门人威尼斯3966。

  第五是实现了内涵建设的跨越。我们以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为契机,不断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体系的改革、专业课程的建设、开放性、生产性、质量体系建设方面等等都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显著提升。

  记者:能这样又快、又好发展,从学校自身来讲,您认为主要是什么原因?

  刘宪亮: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等职业教育在中国刚刚起步,要想取得好的发展,就需要有正确理论作为指导。我院首先是确立了坚定不移的走高等职业教育这一思路,让我们避免了走弯路。同时,提出了“生产育人”和“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两大新理念,成功地指导了我院的科学发展。

  一是我们提出了“四育人”体系,健全了育人体系。高校普遍提出的是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三育人”体系,而对于一个高职院校来说我们增加了一个环节,要实现工学结合,学生必须要走出校门。因此,我们增加了“生产育人”的理念,创立了“四育人”的体系。这种理念也是倡导学院与企业与生产单位来共同育人。通过“四育人”这种理念的指导,实现了生产单位参与育人、生产过程实施育人、生产环境促进育人、生产项目保障育人这样的一个目的,真正的培养出了高技能的人才。

  第二点创新就是提出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理念。学校是一个庞杂的系统,教学为中心是大家公认的,学校真正的内涵是专业建设,抓住了专业建设就抓住了学校的一切。对高职院校来说,专业建设是纲。专业建设包括五个方面:课程建设、基础建设、实践条件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等。在专业建设的理念指导下,学校把所有的精力都集中在专业建设上,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现有国家级的精品专业1个,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有河南省的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等共13个。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现在拥有国家级的精品课程10门,是全国同类院校中的佼佼者。

  记者:黄河水院2006年成为入围国家首批28所示范性高职院校。如今已有3年时间,学院示范院校建设取得了哪些成绩?

  首先,在实训条件建设上取得突破。我们职业院校要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要求学生具备很强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需要实践性教学跟的上。因此,实训条件是否优越,直接决定人才的培养质量。

  例如我院水利系提出“把水利工程搬进校园”,在校内建立了仿真水工建筑物群将典型水工建筑按照比例缩小,建成了具有不同形式的27个水工建筑物,大大方便了该系的实践性教学。同时,水利系又提出“把实训基地建在工地”,在黄河小浪底水利枢纽、三门峡水电站、洛河拦河闸、南水北调等6个不同类型的水利工程,建立校外水利工程实训基地,开展生产性实训。通过校内、校外两个实习基地群建设,将校内的模拟实训变为真实的工作,强化学生的技能培养。

  示范院校建设以来,我院一直想方设法搞好实训条件建设,通过软件和硬件投入,在校内建成了148个职业氛围浓厚的实训场馆,在校外建立495个生产性实训基地。

  从投入上也可以得到印证,2006年初,学院的实训设备总值才6400万元。而示范院校建设这3年净增5767万元,相当于建校近80年仪器设备的总和,基本上翻了一翻。

  其次,“双师”队伍壮大。在黄河水院,新招聘的教师必需到企业锻炼半年,然后才能正式上岗。我院还出台了《黄河水院专业教师下企业实践锻炼管理办法》。规定教师申报中级职称必须有半年以上实践锻炼经历,申报高级职称必须有累计1年以上的实践锻炼经历。并明确,教师到企业和生产一线参加实践锻炼期间,视为完成基本教学任务,学院除承担各项费用外,还按天发放补助。

  3年来,我院先后有80名青年教师参加骨干教师培训,112名专业教师到企业锻炼。学院新增87名“双师”型骨干教师,使总数达234人。学院还从行业和企业中引进了10名高级工程师到校工作。除此之外,学院还聘请了279名行业企业专业人员和能工巧匠到校担任兼职教师,使专业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达到50.7%,形成实践技能课程主要由具备高技能水平的兼职教师讲授的机制。如河南省公安厅爆破专家王百姓、河南测绘工程院院长宋新龙、河南新联通掌门人王祖益都成为我院的客座教授或兼职教师。

  “双师”队伍的崛起,使我院教师队伍结构逐步适应了人才培养的需要,为教学质量的提高积蓄了巨大的潜力。

  第三,是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深入。校企合作是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示范院校建设这3年,黄河水院的与行业企业的合作已经从简单走向了深入,甚至如胶似漆。

  例如,测绘系与河南省测绘工程院从2007年开始深度合作,如今,双方合作承担的生产性项目已经近20个。通过这个合作达到企业、学校、学生三方都满意。企业获得了经济利益,占领了市场;而学校的专业教师在生产项目中得到了锻炼,企业工程技术人员一线指导学生,弥补了系里师资的不足;学生顶岗实习期间不仅可以享受企业提供的食宿,而且每人每月还能有1000元左右的工资,更重要的是通过生产性实践,他们提高了技能和就业能力,都能够找到满意的工作。

  在黄河水院,这样的校企深度合作已经成为潮流。如水利系与中国水利水电工程总公司的合作、交通系与河南高远公路养护技术有限公司的合作、环化系与河南省环保局的合作、自动化系与西门子中国公司的合作等等。学院也因势利导,于200811月,以黄河水院为依托,联合全国23所水利高职院校和102家企业联合组建了中国水利职教集团,为水利职业教育搭建了校企合作的全新平台,也使学院的合作企业扩展到510家。

  记者:您认为学院国家示范院校建设中最大收获是什么?

  刘宪亮:主要是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项目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以往的教学培养模式,探索示范新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在示范院校建设期间,学校以突出教学过程的开放性和职业性为重点,校企合作构建了17个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形成了11个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范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以我院为主,以行业、企业和23所水利高职院校专家93人共同完成的《水利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题。这个课题于20091月项目通过教育部高教司结项。20093月,项目获河南省第六届教学成果特等奖,并被推荐申报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该课题项目涵盖水利类18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不仅直接推动了黄河水院专业教学改革与专业建设,也为全国其他高职高专院校专业、课程开发提供了思路、程序和方法。方案已通过中国水利职教集团、教育部水工专业教指委、中国水利职教协会向全国23所水利类高职院校推广应用。

  新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了培养质量,增强了毕业生的就业能力。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我国高校的毕业生就业受到较大冲击。但是我院的就业工作受到的冲击较少,有的专业的就业率甚至高于往年。2008年我院的就业率是96.44%。今年截止到目前,2009届毕业生整体就业率已经达到72.61%,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记者:学院今后的发展方向和思路是什么呢?

  刘宪亮:学校正以国家示范性院校建设和河南省打造国家职业教育园区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科学定位、协调发展,科学运作,坚持创新。力争进入示范院校二期建设计划。

  下一阶段我们学校的发展思想可以总结为“一、二、三、四、五”。具体来说:围绕一个核心,以专业建设为核心。强化两个建设,内涵建设和社会服务能力建设。完成三个转变,规模向质量的转变,一般向特色的转变,普通向精品的转变。实现四个突破,办学理念、办学模式、办学条件、办学水平的突破。构建五个体系,课程建设体系、师资队伍建设体系、实践条件建设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体系、质量建设体系。我们将按照一、二、三、四、五的发展思路,实现学院又好又快的发展。

 

友情链接: